Bye 2020
「屌 2020幾時完 ?」
可能是上半年講得最多的說話,畢竟去年在希臘倒數還很期待新一年的來臨,又怎會想到我竟然被活生生地被困在這個城市十個月之久。好彩封關前趕得及去了六個城市,留下些腳毛。
幾個月前,他發信息來問:「好久沒看到你,最近過得怎樣了?」那時處於迷失又正在經歷季經低潮的我說:「LOST and SUCK,覺得人生沒有了熱情,甚至一團糟。」他居然開心地說:「那太好了,至少這樣會讓我覺得你比較像一個真實的人。」
It’s okay to be not okay. 2020又有誰不迷惘不懷疑人生,或許這才是這年給我們最大的「震憾教育」。 在讓人措手不及的低谷期,反思跟得著以及自我調整跟回應,才是最重要的一課。
以為自己渾渾噩噩地過了一整年,但重溫一篇這年的手寫notes,年初定的目標原來都超額完成了,真的沒必要抱怨自己。
這年對新產業新一代的知識量大增,書單變得多元化,除了了解傳統產業的特性跟限制外,也差不多用了一整年真實地探入00後跟遊戲的世界。從來不打機的我,居然申請到電競funding,完成了一系列沒做過的新項目:由雲畢業禮、虛擬演唱會、Workshops到虛擬歌唱比賽。在最停滯又艱難的時刻,有一群人一起全情投入讓一件沒人做過的事Make it happen,即使未盡完美,但過程、結果跟學到的已經對得起自己跟團隊有餘,不留遺憾。
另外,年初的塞翁失馬剛剛好參與一個新品牌的誕生,合乎自己想要的生活哲學跟價值,用了大半年由0到1想像這個品牌的可能性跟實務,在各方面溝通過程很折騰,但當它「成真」App launch 那一刻還是覺得不可思議,希望它可以走得更遠。最後一個月還涉獵了投資跟coding的範疇,即是世界停頓Reset期間還是沒法停下來沒法專注,那就善用「沒定性」去調整跟回應。
在滿途荊棘的路上,挫折跟衝擊才能令旅程變得更有意義,洪水猛獸的出現才突顯遇到同路人的彌足珍貴,現實的醜陋再次提醒你人最可貴是善良。
工作學習以外,還很認真地學習生活。這年留在香港見到好多人,也因為留在香港沒見好多人。用力提醒自己要認真生活,沒法旅行的日子也偶爾去去跑步、Fiit、Netflix、下廚、見見朋友、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。身體比較健康了,吃多了睡多了,家裡雜物也多了,總會不自覺買了一大堆沒怎麼用的廚具設備或用品回家。但我想,搬出來住的這些年也沒有好好體會這種「在家真好」的安心,是時候感受下熟悉帶來的安穩。
2021不會變得更好,甚或更差。唯有拍下膊頭同自己/大家講聲:「辛苦曬,鵰拿馬頂硬上啦。」但願我們都要把自己照顧好,好到遺憾無法打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