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你是怎樣看待「面試」?


我問老闆:「你到現在還記得我們當初進來的面試表現嗎?」

老闆說:「記得,你的面試最深刻,當初看到你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女生,簡直覺得驚訝!」




 

當初收到面試邀請的時候,我都在想如何好好抓緊這個機會,用短短時間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跟熱情,又怎樣可以成為一個值得被聘請的員工。一般的自我介紹,大家都倒背如流,但要在各應徵者中突圍而出、一支獨秀並不容易,而我們看待面試的態度,正透露著我們有多想得到這份工作。


2015年夏天,我大概面試了幾間新創,手上也得到好幾份聘書,但還是想再看看。

面試前,我會先了解有關新創公司的創辦人背景、發展狀況、新聞曝光、成長潛力,然後是產業分析,認真了解一下這個產業的空間跟潛力,再來,我便會就這間公司進行SWOT分析(Strengths、Weakness、Opportunities跟Threats)。當然,我也會細閱面試職位的職位簡介(Job Description),看看他們的要求跟自己的經驗可以連上嗎?這個時間,就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優缺點以及個人Career goal,最後準備一份簡報(Presentation Deck)。


要準備簡報,是因為我當時是視像面試,擔心有些字詞沒法表達好(加上當時是用只有半桶水的國語),擔心面試官如果只聚焦在自己的表情就會很容易放空,心想如果有些東西給他們看著,表達過程會比較好。 我的簡報分為四個部分,包括自我介紹、自己可以發揮跟效力的地方,行業和公司研究,以及最後的建議部分。

1. 自我介紹

在自我介紹部分,先是基本個人背景,然後是工作DNA ——自己的優缺點、性格,最後是Career Goals。能夠清楚介紹自己,令對方認識你是首要任務。將自己的優缺點表達,可以令面試官在考量時更加全面,即使是缺點也可以坦白相告,至少能令面試官做好期望管理。


2. 職位配對


這部分可以表達自己對該職缺的了解,例如職位的工作性質、在企業內的角色、職責的目標,以及日常要執行的任何,然後點對點地連上自己勝任的原因、看法及經驗。


3. 企業研究


對面試企業進行研究,包括行業潛力、SWOT分析、目標客戶的行為習慣跟喜好,以及跟競爭對手的比較。由於我面試的是旅遊新創,當時我把香港旅遊業的數據、古戶習性,甚至淡旺季分析都有放進去,最重要好好表達該新創進入市場的空間跟價值。這個市場有沒有潛力,就是他們考量要不要聘請我的重要原因。


4. 建議


最後是一些對企業的建議。由於我面試的是行銷職缺,所以我想了3至5個行銷點子,包含長遠的、短期的、線上的、線下的,以及一個在緊拙資源下也可以完成的活動構思。此外,我也加上一些用戶角度的反饋,除了表達自己有真實使用過公司的產品,還可以「變得更好」的角度來給予中肯意見。


這樣子準備面試,不只是表達對面試官或公司的誠意,更是對自己負責。這是一個了解自己的過程,並思考自己跟這個職位是否真的適合。在以後迷失時重新檢視這份履歷表,也可以提醒自己初衷何在。




28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工作習慣 - 善用同理心,換位思考

剛剛創業的時候,除了滿腔熱誠跟勇氣之外,就什麼都沒有。 還記得頭幾次去跟客戶Pitching的時候,我以為自己為品牌做好行銷企劃案就是對客戶最好的交代。好記得有個客戶在會議上連珠砲發發問,那一次能言善辯的我們也目瞪口呆,一時間的啞口無言,是對我們的當頭棒喝。他說我們沒有好好思考,做好準備就來匯報。 我們自以為最好的,其實不一定是別人想要的。 那次之後,我就養成了換位思考的習慣,為對方多想一步。 「

工作習慣 - 靜下來自我反省

剛剛入職場工作的第一個月,我在台灣一個咖啡廳,回想一下首月的工作表現,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,那時候我隨手拿起了誠品的包裝紙,一邊寫寫,抄下所有自己不足的地方。隔天,我就拿去跟老闆及同事說:「我發現這些地方真的做的不夠好,你有讓我改善的建議嗎?」 那時候有個同事跟我說:「你這個人挺有趣的,居然可以這樣赤裸地面對自己。」 入大學創業的時候,年少氣盛,少不免跟夥伴有磨擦的時候。好勝心強的我們都不願讓步,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