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學習當主管|解僱,是一種學問
好幾個人都跟我說過:「當一個領導,最重要是學會解僱不適合的人。」

我們都想當好人,解僱這個黑面角色不好做,卻不能不做。分享幾個內心的矛盾跟小劇場。
第一個內心掙扎:到底是他個人的問題,還是我的問題呢?他的表現不好,到底是他沒有用心、態度懶散、這份工作不適合他,還是主管沒有給予足夠指導呢?會不會是彼此的期望落差呢?又有沒有彌補空間呢?
我記得有本書寫過這句:「解僱不適合的人,是因為不想浪費彼此的時間跟成本,也許他離開,會找到更好更適合的工作。」
第二個要承認的是:我看錯人了。面試真的是一場戲,有些人就是太入戲,你還是會被他騙到。為什麼當初誠懇的他,最後變成一個滿口謊言的騙子?為什麼當初滿懷熱熱忱,雄心壯志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人,最後卻成了蛀米大蟲?
我閱歷太少,不會看人,但我必須承認,是的,我看錯人了。
第三個劇場來了:我們都會想:「再差他也有50分吧?人手不夠的情況下,他還是可以做點事,有點貢獻吧?」但是如果留下一個不適合的人,就是懲罰團隊優秀的人才,就像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粥。他會成為害群之馬,甚至劣幣驅逐良幣。
第四個掙扎:到底怎樣表達跟執行這件事比較好呢?如果巧言令色,他們可能會錯意,以為自己得到讚賞,迂迴地請他離開,後而讓他覺得被耍;但若單刀直入,依例行事,也令員工留下公司無情的遺憾,甚至更多無形的成本。
剛柔並重很難,將心比己很難,每一次解僱別人,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大挑戰。好聚好散,是一個美夢,唯有跟自己說:來,做好這場戲,痛一下就會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