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我在學習當主管|解僱,是一種學問

好幾個人都跟我說過:「當一個領導,最重要是學會解僱不適合的人。」



我們都想當好人,解僱這個黑面角色不好做,卻不能不做。分享幾個內心的矛盾跟小劇場。

 

第一個內心掙扎:到底是他個人的問題,還是我的問題呢?他的表現不好,到底是他沒有用心、態度懶散、這份工作不適合他,還是主管沒有給予足夠指導呢?會不會是彼此的期望落差呢?又有沒有彌補空間呢?


我記得有本書寫過這句:「解僱不適合的人,是因為不想浪費彼此的時間跟成本,也許他離開,會找到更好更適合的工作。」


第二個要承認的是:我看錯人了。面試真的是一場戲,有些人就是太入戲,你還是會被他騙到。為什麼當初誠懇的他,最後變成一個滿口謊言的騙子?為什麼當初滿懷熱熱忱,雄心壯志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人,最後卻成了蛀米大蟲?

我閱歷太少,不會看人,但我必須承認,是的,我看錯人了。


第三個劇場來了:我們都會想:「再差他也有50分吧?人手不夠的情況下,他還是可以做點事,有點貢獻吧?」但是如果留下一個不適合的人,就是懲罰團隊優秀的人才,就像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粥。他會成為害群之馬,甚至劣幣驅逐良幣。


第四個掙扎:到底怎樣表達跟執行這件事比較好呢?如果巧言令色,他們可能會錯意,以為自己得到讚賞,迂迴地請他離開,後而讓他覺得被耍;但若單刀直入,依例行事,也令員工留下公司無情的遺憾,甚至更多無形的成本。


剛柔並重很難,將心比己很難,每一次解僱別人,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大挑戰。好聚好散,是一個美夢,唯有跟自己說:來,做好這場戲,痛一下就會好了。

487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工作習慣 - 善用同理心,換位思考

剛剛創業的時候,除了滿腔熱誠跟勇氣之外,就什麼都沒有。 還記得頭幾次去跟客戶Pitching的時候,我以為自己為品牌做好行銷企劃案就是對客戶最好的交代。好記得有個客戶在會議上連珠砲發發問,那一次能言善辯的我們也目瞪口呆,一時間的啞口無言,是對我們的當頭棒喝。他說我們沒有好好思考,做好準備就來匯報。 我們自以為最好的,其實不一定是別人想要的。 那次之後,我就養成了換位思考的習慣,為對方多想一步。 「

工作習慣 - 靜下來自我反省

剛剛入職場工作的第一個月,我在台灣一個咖啡廳,回想一下首月的工作表現,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,那時候我隨手拿起了誠品的包裝紙,一邊寫寫,抄下所有自己不足的地方。隔天,我就拿去跟老闆及同事說:「我發現這些地方真的做的不夠好,你有讓我改善的建議嗎?」 那時候有個同事跟我說:「你這個人挺有趣的,居然可以這樣赤裸地面對自己。」 入大學創業的時候,年少氣盛,少不免跟夥伴有磨擦的時候。好勝心強的我們都不願讓步,

bottom of page